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5444家,总市值突破119万亿元,“十四五”期间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这组数据不仅是规模扩张的量化体现,更折射出中国股市在全球金融格局中从“量的积累”到 “质的飞跃” 的强势崛起轨迹,其在市场结构、创新动能与生态治理等维度的深层次变革,正重塑全球对中国资本价值的认知。 阅读量:14545
第一,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何副总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反映金融运行的主要宏观金融指标也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长7.7%左右,社会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为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阅读量:10587
2025 年 1 月 10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 798 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 2025 年 2 月 15 日起施行,为中介机构的行为,尤其是收费行为,划出了清晰的红线。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时刻释放着反映市场动态与未来趋势的重要信号。近期,从行业研报到市场数据,从政策导向到改革举措,各类新信号不断涌现,描绘出资本市场丰富多彩且充满活力的发展图景。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为 2024 年我国金融领域的运行情况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图景: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18.09 万亿元,这一数据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意义和政策导向。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已然成为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货币,这一成就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带来了多方面的双重效果。2024 年金融数据彰显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态势,也为人民币汇率稳定与银行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力注脚。
在金融领域的风云变幻中,金融监管总局犹如一座坚实的灯塔,为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指引着方向。2025 年 1 月 12 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 2025 年监管工作会议,无疑是金融界的一场重要盛会,会议所披露的一系列数据和信息,让我们看到了金融监管总局在过去一年的卓越成就,尤其是超 3 万亿元不良资产的平稳处置,更是值得为之点赞。
会议通报了总局系统近期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系统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在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纷纷在各自的工作会议中强调了从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坚定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性与决心,这对于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推动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中,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正逐渐成为农商行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最终目标,这一趋势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深入推进巡视整改,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 2025 年 1 月 13 日召开的中国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上,明确了 2025 年证监会的工作重心依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展开,这一决策既基于 2024 年的工作成果,也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民众的切身利益。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核心监管机构,明确表态将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置,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坚定决心,更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着深远意义。